东莞市知识产权运营中心成功促成东莞市首单数据知识产权保险落地!

发布时间:2025-10-23 阅读量:6 资讯标签: 平台资讯

2025年10月21日,东莞市知识产权运营中心与保险公司合作,成功落地东莞市首单数据知识产权保险,标志着东莞在数据知识产权保护与市场化运用方面取得又一突破。



从产业痛点洞察到保险创新实践



《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在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今天,数据已成为企业的核心战略资产。东莞市知识产权运营中心在服务全市创新主体过程中发现,制造业、电子信息、跨境电商等多个重点产业的企业普遍面临数据被侵权的风险,且维权成本高昂、流程复杂,已成为制约企业创新的共性问题。


作为广东首个产业知识产权创新联合体(东莞市仪器仪表产业知识产权创新联合体)秘书长单位,运营中心率先组织专业团队深入仪器仪表产业开展专项调研,走访了全市超过50家数据密集型企业和科技创新主体。通过问卷调查、深度访谈、案例收集等方式,进一步验证了企业对数据资产保护的实际需求与保障缺位。调研显示,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形成的客户数据、生产流程数据、产品设计参数、供应链信息等核心数据资产,普遍面临着被竞争对手非法获取、员工泄密、黑客攻击等多重风险。一家制造企业反映,其核心工艺参数遭窃取后,直接导致订单流失,年损失超千万元;某跨境电商企业因客户数据泄露,不仅面临法律诉讼,更造成品牌声誉严重受损。


微信图片_20251021155738_21_1718.png

▲广东首个产业知识产权创新联合体(东莞市仪器仪表产业知识产权创新联合体)


运营中心依托专业研究团队,深入分析了当前数据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环境。研究发现,尽管国家已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等基础性法律,广东省也印发了《数据知识产权保护与运用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并建立协同保护机制,但实践中仍面临多重瓶颈:一是侵权认定困难,沿用“实质性相似+接触+合法性来源”的传统标准难以适配数据侵权的技术隐蔽性,企业往往因无法举证侵权方接触痕迹而维权失败;二是救济机制缺失,数据价值的无形性与流动性导致损失评估缺乏统一尺度,赔偿金额难以覆盖企业实际损失。这种制度供给与产业需求的落差,成为制约企业数据资产安全运营的核心障碍。


基于深入调研和专业研判,运营中心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主动与保险公司建立联系,共同探寻市场化解决方案。通过组织多次专题研讨会,系统梳理创新联合体企业需求,向保险公司提出“基础保障+特色服务”的产品设计思路。在保险公司提出初步方案后,运营中心又组织知识产权专家、法律顾问和企业代表进行多轮论证,最终推动确定了包含数据知识产权侵权损失保障、应急响应费用保障、数据恢复费用保障以及法律费用保障在内的核心保障体系。


作为该产品的首批试点用户,运营中心以身作则,率先将名下(东莞高琴国际知识产权服务有限公司)已获登记的核心数据知识产权纳入保障范围,以实际行动验证产品可行性,共同推动该创新险种在东莞落地。该保单不仅是东莞市首单,也是该大型保险公司在广东省内落地的首单数据知识产权保险,标志着知识产权保险从专利、商标等传统领域向数据这一新型知识产权拓展的重要突破。在试点基础上,双方进一步总结,明确了从数据知识产权登记、价值评估、保险申请到理赔服务的标准化流程,为后续大范围推广奠定基础。


微信图片_2025-10-22_140609_441.png

▲深入企业调研访谈



多维价值,树立行业新标杆



本保单落地不仅是保险产品的创新,更在企业管理、行业生态与数据要素市场培育等方面产生深远影响:


1.企业层面:构建数据资产风险防控体系。企业通过投保,为自身核心数据资产构建了“保险+维权”一体化保障机制,显著提升企业维权意愿与应对侵权能力,为后续数据资产融资、交易价值释放奠定信用基础。


2.行业层面:开辟知识产权保险新赛道。该产品的成功推出,填补了东莞市数据知识产权领域保险产品的市场空白,为保险行业服务科技创新、赋能数字经济开辟了新路径,也为同行机构提供了可借鉴的业务模式。


3.市场层面:推动数据要素市场化进程。通过“数据登记+价值评估+保险保障”闭环模式,增强了市场对数据知识产权价值的认可度和交易安全感,有助于激发数据流通活力,加快数据要素市场培育进程。


4.创新层面:形成协同创新示范效应。本实践探索出“服务机构发现问题+保险公司设计产品+企业试点验证”的协同创新机制,为数据知识产权保险推广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样本。



返回资讯列表

最新资讯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