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个国家官员学者广东行:走进国际地标基地 深化地理标志领域国际交流

发布时间:2025-07-03 资讯标签: 集团资讯

6月24日上午,“发展中国家官员、学者广东行”暨第十八期发展中国家治国理政总统顾问部级研讨班中国-“一带一路”国家共建治理能力研修班学员代表一行莅临国际地理标志产品服务基地开展调研交流活动。此次活动旨在通过现场考察与品鉴交流相结合的方式,系统了解我国地理标志产品的制度建设、保护机制与发展路径,并分享广东在推动地理标志产品国际化方面的成功经验。



微信图片_20250703101716.jpg

▲一行人莅临国际地标基地


来访的调研团队成员包括布隆迪第一夫人发展办公室执行秘书(副部级)Thaddee、南苏丹总统高级顾问办公室主任(正司局级)William Garang Majok、坦桑尼亚卫生部总统府医疗顾问兼Mbeya医院院长(正司局级)Godlove Fred、尼泊尔政府总理府秘书(正司局级)Ramsharan、老挝主席府副司长(副司局级)Viraxay、乌干达司法服务委员会司法官员Micheal等在内的23名发展中国家治国理政总统顾问部级研讨班学员,以及来自冈比亚国民议会议员(正司局级)Sankung、Almameh、非盟委员会泛非议会文书Nasseguengar、阿塞拜疆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处长Elvin、巴勒斯坦总人事委员会管理岗雇员Majed Jafar Hasan Shrab、斯里兰卡总统秘书处首席会计Damith Asiri、埃塞俄比亚公务员大学专家Meseret Getaneh、尼日利亚经济和金融犯罪委员会政府官员Uwem Samuel等27名“一带一路”国家共建治理能力研修班成员,共计 13 个国家 50 名学员参与调研,12 名随团专家、翻译及研究人员陪同参与。


微信图片_20250703101723.jpg

▲一行人参观国际地标基地展馆


在参观过程中,成员们不仅对中国丰富的地理标志传统文化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还特别关注了支撑这些地标产品的深厚文化背景和精湛制作工艺,深入探讨了从原料选择到成品制作的重要步骤中所蕴含的传统技艺。特别是对于具有药食同源特性的春砂仁、采用传统配方和风干工艺制作的东莞腊肠、香气浓郁且品质独特的海南兴隆咖啡,以及广东省内的应季水果荔枝和龙眼等地标农产品,成员们纷纷表示赞赏,对其背后承载的地方文化、生态价值与产业潜力给予充分肯定。


微信图片_20250703101730.jpg

▲现场多方交流氛围浓烈


在地标产品品鉴区,成员们品尝了六堡茶和象窝茶等知名地理标志茶饮,对其色泽、香气、口感等方面赞不绝口,认为这不仅体现了中国茶文化的博大精深,也彰显了地理标志产品在品质保障与品牌塑造方面的卓越成果,表达了对这些地标产品的浓厚兴趣与强烈的购买欲望。


微信图片_20250703101735.jpg

▲品鉴地理标志茶饮


此次实地调研不仅加深了各国代表对中国地理标志产品文化内涵和发展路径的理解,还为国际地标基地进一步拓展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发展中国家在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特色产品推广等方面的国际合作空间提供了新的机遇。国际地标基地将继续秉持开放合作、互利共赢的理念,拓宽地标产品的国际贸易渠道,激发合作潜力,推动地理标志产品全球传播与认可。诚邀世界各地朋友前来参观交流,共探地标产品发展之路,携手促进全球地标产品的保护与可持续运用,共创互利共赢新格局。



返回资讯列表

最新资讯列表